〔107春W3〕

<因地法行> 108.2.27 Day106

在人智學的脈絡底下,「觀察」一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。
更精準地說,是「觀察自己」/ 「觀察周遭的環境」。透過觀察本身,就會開始產生力量。這在近代物理或是佛法的關照中,都有異曲同工。
春學季第三週結束了。我們對於日常作務以及作業繳交的狀態,有了更好的整體發展。表面上,孩子們不喜歡面對可能的代價與「結果」。但事實上,真正產生力量的是我們更清楚了「原因」。我們每天08:45左右,我們會預覽與確核哪些事項上沒有預備好或是沒有完成。因為這個「因」,孩子需要即時去面對(利用早茶大休息/ 午休時間補救與修正)。
這樣的理解底下,大人(老師)不需要太費勁去描述或強調那個「果」。好比:「如果你沒怎麼怎麼樣...,你就會需要怎麼怎麼樣。」除非,我們打算把每個孩子當作「凡夫」來教。
我們盡可能,也理所當然,把每個孩子當作「菩薩」來帶領。菩薩畏因、圓覺經裡也談重視因、面對因,即可明瞭一切如何圓滿。事實上,大人(老師)也要非常警覺地。在教學現場,孩子會問許許多多,你可能「有漏」的點。有些疏漏,當下即補。有些疏漏,需要提前在課堂前就做好預備。有些疏漏,可能大人(老師)還渾然未知,等著孩子一再再地發出各種求救的訊號!
他們的慌亂、疲憊、沒動力、無法專注都可能是各種「因」的加總所產生的。生命的時間流在日夜裡貫穿、在四季裡輪轉。我們都渴望每個孩子(每個生靈)更有條理、精力充沛、主動好奇、能全神貫注。
也唯有如此,他才能跨越生命中,當下需要跨越的跨距。
主課程的第五段談到遣唐使的背景。鑑真和尚隨吉備真備(日籍)、阿倍仲麻呂(日籍)等人回返日本。他,五十五歲左右抵達日本弘法。誣陷、暴風、亂流到最後的眼盲都找上他。他依舊展開他的旅程。

<募款的第二階段> 108.2.26 Day105

春學季第三週,雨水天。今天的年段目標課,我們啟動募款第二階段的預備。第二階段裡,試著讓孩子自行開發可交換/ 可販售的產品或服務,也為八年級的專題進行一些醞釀。
今天的主題由宥子帶領。她在日常裡無意間學習到苔球園藝的製作。假期裡,也到花市進行小訪查、採買必要的材料。植物(蕨類)的來源是一般巷弄路邊採集來的。透過苔球的製作,希望我們有機會把綠意帶進需要的空間裡。
在解說的過程中,宥子很有大將之風,說明不疾不徐,因為有實際經驗作為後盾,解說起來很有說服力。其他同學邊學,邊充當學員,一個小時的苔球實作,大家都大致能上手,在製作的過程,我們也感受到每個人對植物苔球的相異手感與內在秩序。
後續,孩子們還要持續學習真實世界中的許多程序。學習報帳、一起規劃行程、訂票等。期待募款的第二階段,孩子們能夠試著找到自己的內在火花,也勇敢地帶著這份實作的熱情向真實社群交流!

<沒有人是工具> 108.2.25 Day104

下午的木工課,延續上一週的第二個作品:梳子刮痧板。孩子們靜靜地跟隨著世巍老師給的指令。在我下樓參與時,幾乎沒有人談話,五個孩子都很專注地在進行工作。不論快慢,他們慢慢地將原本平凡無奇的木片,漸漸切割、雕琢、磨細成為一個個獨一無二的梳子刮痧板。
上午的主課程裡,我們將第四段總結。談的是文成公主連結起當時的盛唐與吐蕃國(圖博)。除了談遠行時的情感外,我覺得需要讓孩子對這兩個區域之間的關係與平衡,有更延伸的瞭解。中原在漢朝以降,和西域也好,和北方草原民族以及南方的藏族與少數民族,一直有很動態的互動關係。
這次的和親,象徵著兩方在戰爭過後有近一步的互相交流。文成公主背負著這樣的命運,但身為大唐公主以及吐蕃皇后的她,怎麼排解裡頭的「母與子的關係」。二十四歲,是一個充滿感情的花樣年華,離開肥沃黃土區的母親後,她則需要改作為圖博人民的共同母親。圖博子民的期盼與溫暖,一部分反應在流傳民歌裡,另一部分的政治現實則在松贊干布離世後,兩個區域干戈再起。作為一枚棋子,那樣年代的女人背負得實在太多。日與月始終無私無分別,但傳說裡的日月山硬生生切割了她的生命軌跡與認同。
我試著問孩子們:「你們覺得這樣的任務,有成功嗎?」他們跟著思考,似乎也有預感和親並不如想像中的那樣完美與簡單。我們快速、簡要地談了後來中原與圖博之間的衝突,以及近代圖博流亡政府,與最近的一些國際新聞事件。
在文成公主招親時,九曲明珠的穿線,有圖博使者祿東讚巧妙地以螞蟻引線。在當代,區域平和的穿線,也只有真正認識/ 關注在地民族文化,才屬可行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