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方史一——來者何人
圖:陳盈安
實驗教育到底在實驗什麼?
我在體制內曾經教過中學地理。那時,孩子約略一個禮拜有一至兩堂地理課。一年大約是面對十二個單元。它已經被組構好,就是按部就班的。上下冊兩本地理,老師大約只需一兩天就可以掃瞄完畢。剩餘地工作,大概就是再利用學習單、尋找素材,好比音樂、影片、故事等來構成課程的內涵。當然,每年必須要有四次的正式考試,外加約略等同於單元數的小考,集結這些,成為孩子總結性的分數。
至於上一個主課程<東方史>。它是華德福教育底下,每一個年段,構著孩子發展特質以及任務的其中一個主課程。先以量來描繪。它必須連續進行約略十五天,每天授課時間約是80分鐘(接近中學的兩堂課)。因此以一年來說,這個主課程約略是三十堂課,幾乎等量於體制內的一堂地理課(每週一堂)。
然而就目標而言,它卻扣緊剛剛所說的年段發展任務。好比,七年級的孩子,十三歲,已進入思維發展的前期。情感的力量蠢蠢欲動,面對原本不是很清晰的自我,也越發的有力量。不能忽略的是,十三歲也仍在人生第二個七年的後段。孩子仍需要真正的圖像來作為溝通的媒介。也就是說,如果是純思維的對話,只作用於孩子的頭部。他們很可能就立馬陷入無趣、沈悶、無所事事、調皮搗蛋的狀態。
華德福教育的方法論上,述說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情感中的思考作為出發點。身為教師,若不知道孩子情感中的特質需要什麼,一出發可能就偏差,而全盤走岔。
如果你身為主帶老師(體制內稱為導師),你還需要費神關注這些主課程的線如何編織。一年有十二條主要的線(主課程),同時又有若干條輔助的線(副課程),這些輔助的線雖然名叫副課程,但卻又在各自的課程上,回應主課程的內容,是輔助也有自主性。這些線最終交織的面,將最終回應年段的目標。
理解到這兒,當課程的界定是在<東方史——漢、三國、魏晉>就比較容易下手。首先,我非得要取捨。我到底要選擇那些人物、篇章來作為課程的核心?這時,老師開始爬梳可及的所有關於漢、三國、魏晉的文本。一個有經驗的老師,會越發於感知,這些文本被創作的脈絡,特別是歷史本文,它是要替什麼而服務的。又或著,這樣的敘述口吻,那些畫面、那些關於孩子胸腔內的心魂(情感),是否足以被勾動?還是它只又流於理路分析,而絲毫不見血肉。
在大綱擬定之後,為何是劉邦、韓信、緹縈、東方朔、張騫、曹操、劉備、諸葛亮、嵇康、王羲之等一字排開,都得再反覆的推敲。最簡單的發問還是——七年級的孩子需要什麼?
面對一個前青春期或是已經跨入青春期的孩子,對於人性裡幽微地你我、信任、權威、身份都充滿了好奇。他們的身體自六年級之後產生更巨幅的變化,好多陌生、前所未有,但又似乎仍是那個「我」。這個我在三歲、六歲、九歲多,甚或每一天,都曾一再地冒出頭來。而對於七年級的孩子來說,「我是誰?」隱隱然等同於「來者何人?」般神秘又充滿光彩。
於是,這一字排開的陣容(單元)就不是偶然的組合。我們可以在「探索」這個任務上,提出一系列的問題。好比:
「劉邦何以得天下?還記得他有別於項羽的一面嗎?」、
「韓信成也蕭何、敗也蕭何,最終那一敗,韓信為何而敗?」、
「曹操真被命定為亂世之奸雄嗎?他的出身為何?曾幾何時,他是位治世之能臣?他又如何以小搏大,據守北方?」......
這些問題,極盡所能,讓這些或耳熟能詳,或不曾聽聞的人物立體起來,因為,他們也都曾有過,「不知,我還能如何而為的感慨。」這在生命的軌跡裡,幾乎是如影隨形的。
正如「劉備年過四十,還始終在失敗裡學習如何自處。」、
「嵇康至死前一刻的廣陵散曲,或許才道盡他一生的不媚俗、不攀附。」、「書聖的不羈、俏皮與苦功,也流露他的處事作風。」......
孩子們一路工作自己的工作本(課本),風格迥異,落差也不小。除了形成性的歷程看見。在總結性評量裡,我問孩子,「究竟是哪些重要的特質,在影響著這些人物的作為以及一生?」這也是我想要給予孩子的禮物。
<華德福教育下的主課程是什麼?>
去年的秋天,我頭一回接七年級的主課程。雖然,過往的教學生涯,也有面對十三歲到十七歲孩子的經驗。但仍然是一個嶄新的、充滿挑戰的教與學的過程。實驗教育到底在實驗什麼?
我在體制內曾經教過中學地理。那時,孩子約略一個禮拜有一至兩堂地理課。一年大約是面對十二個單元。它已經被組構好,就是按部就班的。上下冊兩本地理,老師大約只需一兩天就可以掃瞄完畢。剩餘地工作,大概就是再利用學習單、尋找素材,好比音樂、影片、故事等來構成課程的內涵。當然,每年必須要有四次的正式考試,外加約略等同於單元數的小考,集結這些,成為孩子總結性的分數。
至於上一個主課程<東方史>。它是華德福教育底下,每一個年段,構著孩子發展特質以及任務的其中一個主課程。先以量來描繪。它必須連續進行約略十五天,每天授課時間約是80分鐘(接近中學的兩堂課)。因此以一年來說,這個主課程約略是三十堂課,幾乎等量於體制內的一堂地理課(每週一堂)。
然而就目標而言,它卻扣緊剛剛所說的年段發展任務。好比,七年級的孩子,十三歲,已進入思維發展的前期。情感的力量蠢蠢欲動,面對原本不是很清晰的自我,也越發的有力量。不能忽略的是,十三歲也仍在人生第二個七年的後段。孩子仍需要真正的圖像來作為溝通的媒介。也就是說,如果是純思維的對話,只作用於孩子的頭部。他們很可能就立馬陷入無趣、沈悶、無所事事、調皮搗蛋的狀態。
華德福教育的方法論上,述說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情感中的思考作為出發點。身為教師,若不知道孩子情感中的特質需要什麼,一出發可能就偏差,而全盤走岔。
<來者何人——備課之初的撒網初探>
因此,身為一個主課程老師。特別是中學的主課程老師,對於十五天教學的旅程就得特別的有意識。我們期待每天都是全新的主題,但同時,每一天也都扣接著前一天的脈絡,最後編織成一個主課程的線。如果你身為主帶老師(體制內稱為導師),你還需要費神關注這些主課程的線如何編織。一年有十二條主要的線(主課程),同時又有若干條輔助的線(副課程),這些輔助的線雖然名叫副課程,但卻又在各自的課程上,回應主課程的內容,是輔助也有自主性。這些線最終交織的面,將最終回應年段的目標。
理解到這兒,當課程的界定是在<東方史——漢、三國、魏晉>就比較容易下手。首先,我非得要取捨。我到底要選擇那些人物、篇章來作為課程的核心?這時,老師開始爬梳可及的所有關於漢、三國、魏晉的文本。一個有經驗的老師,會越發於感知,這些文本被創作的脈絡,特別是歷史本文,它是要替什麼而服務的。又或著,這樣的敘述口吻,那些畫面、那些關於孩子胸腔內的心魂(情感),是否足以被勾動?還是它只又流於理路分析,而絲毫不見血肉。
<來者何人——備課中期及之後的小結>
圖文:陳盈安
圖文:莊沁凌
面對一個前青春期或是已經跨入青春期的孩子,對於人性裡幽微地你我、信任、權威、身份都充滿了好奇。他們的身體自六年級之後產生更巨幅的變化,好多陌生、前所未有,但又似乎仍是那個「我」。這個我在三歲、六歲、九歲多,甚或每一天,都曾一再地冒出頭來。而對於七年級的孩子來說,「我是誰?」隱隱然等同於「來者何人?」般神秘又充滿光彩。
於是,這一字排開的陣容(單元)就不是偶然的組合。我們可以在「探索」這個任務上,提出一系列的問題。好比:
「劉邦何以得天下?還記得他有別於項羽的一面嗎?」、
「韓信成也蕭何、敗也蕭何,最終那一敗,韓信為何而敗?」、
「曹操真被命定為亂世之奸雄嗎?他的出身為何?曾幾何時,他是位治世之能臣?他又如何以小搏大,據守北方?」......
這些問題,極盡所能,讓這些或耳熟能詳,或不曾聽聞的人物立體起來,因為,他們也都曾有過,「不知,我還能如何而為的感慨。」這在生命的軌跡裡,幾乎是如影隨形的。
正如「劉備年過四十,還始終在失敗裡學習如何自處。」、
「嵇康至死前一刻的廣陵散曲,或許才道盡他一生的不媚俗、不攀附。」、「書聖的不羈、俏皮與苦功,也流露他的處事作風。」......
孩子們一路工作自己的工作本(課本),風格迥異,落差也不小。除了形成性的歷程看見。在總結性評量裡,我問孩子,「究竟是哪些重要的特質,在影響著這些人物的作為以及一生?」這也是我想要給予孩子的禮物。
留言
張貼留言